同步帶輪的計算公式
B | (mm) | 帶寬 | Fu | (N) | 周向力 |
LR | (mm) | 帶長 | M | (Nm) | 轉矩 |
ZR | (mm) | 帶齒數 | P | (kW) | 功率 |
g | (mm) | 帶輪寬度 | Tab | (s) | 加速時間 |
A | (mm) | 中心距 | Tav | (s) | 減速時間 |
Aeff | (mm) | 有效中心距 | V | (m!s) | 線速度 |
d | (mm) | 帶輪孔徑 | Ze | / | 嚙合齒數 |
da | (mm) | 帶輪外徑 | Zk | / | 小帶輪的齒數 |
dak | (mm) | 小帶輪外徑 | Zg | / | 大帶輪的齒數 |
da9 | (mm) | 大帶輪外徑 | i | / | 傳動比(n,:nz ) |
dw | (mm) | 帶輪節圓直徑 | p | (kgldm) | 比重 |
dwk | (mm) | 小帶輪節園直徑 | j | (k9m2) | 轉動慣i |
dw9 | (mm) | 大帶輪節園直徑 | t | (mm) | 節距 |
FWsta | (mm) | 靜態軸載荷 | n | (min一) | 轉速 |
FTv | (mm) | 每個帶側的預張力 | n1 | (min-i) | 主動輪轉速 |
F下Zm | (mm) | 允許拉伸負荷 | w | (s-' ) | 角速度 |
/ | / | / | b | (。) | 包角 |
同步帶輪的節圓直徑計算: Dp=p×Z/∏
Dp: 節徑
Z : 齒數
∏: 圓周率
同步帶輪實際外圓直徑計算: De= Dp-2δ
Dp:節徑
δ:節頂距
表一:2δ數據表
型號 | MXL | XXL | XL | L | H | XH | XXH | T2.5 | T5 | T10 | T20 |
2δ | 0.508 | 0.508 | 0.508 | 0.762 | 1.372 | 2.794 | 3.048 | 0.6 | 1.0 | 2.0 | 3.0 |
型號 | 3M | 5M | 8M | 14M | 20M | S2M | S3M | S4.5M | S5M | S8M | S14M |
2δ | 0.762 | 1.14 | 1.372 | 2.79 | 4.32 | 0.508 | 0.762 | 0.762 | 0.96 | 1.372 | 2.79 |
同步帶輪中心距及同步帶節線長計算
計算公式
功率
周向力
轉矩
角速度
周向速度
加速轉矩
轉速
傳動慣量
傳動計算必要的數據為:
安全系數
根據恒定工作負載選擇同步帶。對于啟動力矩以及峰值負荷和振動,必領考慮安全系數C1
確定安裝張力
當同步帶從動邊在各種工況下張緊時,一個傳動就正確地張緊了。使用最低必需的張力也是非常重要的,以將軸的負荷降至u低。同步帶張力也取決于帶長LR及其齒數ZRa根據同步帶齒數。建議下述張力: